一、物质与自然观
"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提出,水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元素,体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唯物倾向。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强调物质(气)是理(规律)存在的基础,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主张形体与精神不可分离,形体消亡则精神随之消失,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二、辩证法思想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通过这一命题否定神秘主义,认为现象背后都有物质原因。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以生理现象解释心理状态,体现唯物主义的生理基础观。
三、历史观与实践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提出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反对人为神化历史进程。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强调物质基础对上层建筑(礼节、荣辱)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史观雏形。
四、其他经典表述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强调事物发展的量变积累效应,体现辩证法思想。
这些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唯物论的发展脉络,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唯物解释,也包含对社会历史的朴素唯物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