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
1.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孟子:“爱人”
3. 荀子:“克己复礼为仁”
二、义
1.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 孟子:“义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 荀子:“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三、礼
1.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2. 孟子:“恭敬持家,天下归仁焉”
3. 荀子:“礼之用,和为贵”
四、智
1. 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 荀子:“明辨是非,笃行致知”
五、信
1.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 孟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六、温良恭俭让
1. 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2. 曾子:“恕”为“仁”的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儒家伦理观:温良恭俭让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外在表现
补充说明:
“仁”是儒家核心道德,强调爱人、忠诚与善良
“义”与“利”对立,主张以道义为先
“礼”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
“智”是实现道德的认知基础
“信”是立身之本,与“仁”相辅相成
温良恭俭让体现为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引用来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