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稻粱菽麦黍稷”的读音及解释如下:
稻(dào)
指水稻,去壳后称为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粱(liáng)
通常指高粱,是一种耐旱作物,可酿酒或食用。
菽(shū)
指豆类作物,如黄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麦(mài)
指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等食品。
黍(shǔ)
即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粘性。
稷(jì)
又称谷子,是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土神合称“社稷”。
补充说明
五谷指稻、麦、黍、菽、稷,但具体组成可能因地区或文献不同有所差异,例如有说法将稷替换为粟。- 稻粱菽麦黍稷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为“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反映了古代六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