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格言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格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古训直接体现了诚实信用的核心要义,强调个人若失去信用,将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是儒家思想中诚信观念的典型表达。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该格言强调行为需遵循规则,虽未直接提及信用,但隐含了通过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诚信基础,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合规性要求相契合。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中的体现
民法中的体现
- 基本原则: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要求诚实守信、恪守承诺。 - 具体要求
合同法中的体现 - 基本原则:
《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 适用情形:如债务人需避免履行已知有害于债权人的合同、妥善保管交付物、不可抗力及时通知等。
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 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恶意诉讼。
三、其他相关说明
与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等共同构成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但前者更侧重主体间的信赖保护。
法律后果:违反诚信原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赔偿损失、承担其他民事责任,甚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综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最直接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而该原则贯穿于民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规范中,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