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月夜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明月引发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易懂)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通过月影描写羁旅孤独,意境深远)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以月圆引发人生哲思,情感真挚)
二、团圆与思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古名句,表达对亲情的美好祝愿)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以月为媒介抒发远隔千里的思念)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借月圆讽刺离合,情感复杂)
三、自然与秋意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以月夜景色烘托漂泊感)
《中秋夜》(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通过秋夜意象表达孤独)
《七律·中秋》(刘禹锡)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以山水意境展现中秋宁静)
四、节令特色
《中秋月》(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结合中秋与重阳节气特点)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中秋与重阳相近,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注释: "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