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核心含义
责任与担当
该词以“铁肩”比喻承担责任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力量,强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使命感。
道德与行动
“道义”指道德和正义,“铁肩担道义”即指以坚强意志和毅力弘扬道德、捍卫正义,常与“妙手著文章”结合使用,形成对联形式。
二、出处与背景
原句与作者
该句出自明代杨继盛《杨忠愍公集》,原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后由李大钊借用为名联。
历史语境
杨继盛以刚正不阿著称,因弹劾权臣严嵩被害身亡,其词体现了抗争精神。李大钊则以此句表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的革命理想。
三、延伸意义
精神象征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先驱、社会活动家或优秀公民,突出其勇于担当、不畏牺牲的品质。
时代价值
在现代社会,该词仍激励人们关注社会正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公民责任。
四、常见误区
部分资料误将“铁肩担道义”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的“文章”单独解释为兄弟情谊,实为对联中“文章”的特定指代(即宣传革命思想的文章),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综上,“铁肩担道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革命精神的结合,既是对个人担当的赞誉,也是对时代使命的呼唤。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