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是教育部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提出的教育管理框架,具体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一、作业管理
严控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优化作业设计:
精选作业内容,分层布置弹性、个性化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完善作业机制:
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全批全改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通过面批反馈及时答疑。
二、睡眠管理
规范作息时间:
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午休90分钟,保障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保障睡眠质量:
通过科学睡眠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建立规律作息习惯,确保身心放松。
三、手机管理
严格带入规定:
手机仅限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统一保管或集中保管装置。
强化家长监管:
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共同制定手机使用公约,避免假期沉迷。
四、读物管理
优化读物推荐:
公开课外读物目录,严格审查其他渠道进校园读物,引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籍。
培养阅读习惯:
通过读书分享会、班级图书角等活动,营造爱读书氛围。
五、体质管理
落实体育课程:
每天安排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丰富体育形式:
组织乒乓球、跳绳、跑步等趣味性运动,培养运动兴趣。
补充说明
五项管理强调作业育人功能,通过科学管理减轻学业负担,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需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家长需积极配合,共同营造健康教育环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