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和“脍炙人口”是两个常用的成语,但含义和用法有明显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差异
炙手可热 原义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 引申义:现多用于形容事物非常受欢迎或抢手,如“这部小说近年来炙手可热”。脍炙人口 原义:
原义:
指美味的肉被众人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作品等受到广泛称赞和传诵。 - 引申义:也可形容事物或现象广为人知,如“他的演讲脍炙人口”。
二、使用场景区分
炙手可热:侧重 权势、地位或 事物热度,常与“权贵”“热门”等搭配。 例:
> 近年考研竞争激烈,公务员职位炙手可热。 > 这款新手机凭借高性能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产品。- 脍炙人口:侧重 文化成就或 大众喜爱,常与“作品”“口碑”等搭配。 例:
>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作品。 >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歌词深刻,广受听众喜爱。
三、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将“炙手可热”用于形容受欢迎,例如“他很炙手可热”,这是不准确的。根据成语本义和引申义的差异, “炙手可热”不可用于形容受欢迎,而 “脍炙人口”则恰如其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炙手可热:家喻户晓、鼎盛一时、风靡一时。 - 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反义词
炙手可热:寒门子弟、无人问津。 - 脍炙人口:无人称道、鲜为人知。
综上,选择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区分 权势/事物热度与 文化成就/大众喜爱,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