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关于清廉的古诗词?

59

关于清廉的古诗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结合诗词内容与廉洁文化进行分点说明:

一、以梅花喻清廉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以梅花自喻,表达不向世俗献媚、坚守清正的操守。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通过菊花在萧瑟中依然傲立的意象,隐喻清廉品格。

二、借自然景物抒怀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菊花象征坚贞不屈,表达宁死不屈的廉洁精神。

《三年为刺史(其二)》(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通过自责诗形式,展现其清廉自守的为官态度。

三、借古讽今或历史反思

《咏史》(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以历史教训警示后人,强调勤俭持家与清廉为政的重要性。

《金陵怀古》(王安石)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通过历史兴亡的感慨,隐含对贪腐行为的批判。

四、直接表达廉洁志向

《拒礼诗》(况钟)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成为后世清廉官员的座右铭。

《书愤》(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虽然主题为忠勇,但可引申为对清廉人格的追求。

五、其他相关作品

《寒菊》(郑思肖):

与《墨梅》并称“元代双绝”,均以植物喻高洁。

《书端州郡齐壁》(包拯):以“清心为治本”等句,体现其铁面无私的廉政理念。

这些诗词通过意象、典故或直白表述,共同构建了中华清廉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包含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也蕴含对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