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投标软件骗局有哪些

59

关于投标软件领域的骗局,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虚假招标类骗局

假冒招标平台

诈骗者创建与官方相似的虚假招标网站,发布虚假项目信息,诱导投标人缴纳保证金或购买服务。部分平台会伪造中标通知书或合同,但项目实际并不存在。

空壳公司招标

通过空壳公司冒充招标方发布招标信息,诱导其他公司提交投标文件。实际目的可能是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如IP地址、报价策略等),或通过串标操控招标结果。

二、围标串标类骗局

IP地址/设备指纹暴露

投标人上传标书时可能泄露同一设备(如IP地址、Mac地址)或同一人操作痕迹,暗示存在多个关联公司操控投标。

供应商信息雷同

不同投标文件出现联系方式、股东关系等高度相似的供应商信息,暗示围标行为。

报价异常一致

多个投标报价紧贴最高限价或高度相似,且无合理解释,可能是同一编写者操作或内定关系。

三、保证金诈骗类骗局

收取未兑现保证金

以中标为由要求缴纳高额保证金,但项目从未启动或中标通知书为伪造文件,最终导致资金损失。

分期收费陷阱

先以较低费用收取标书费,后续以各种理由(如审核未通过、项目调整)持续收费,最终消失无踪。

四、其他常见手法

伪造招标文件:

包含笔误、技术方案雷同等细节,或完全抄袭其他公司标书。

虚假中标通知:通过电话、邮件等渠道发送虚假中标通知,诱导支付尾款。

异地会议诈骗:以项目紧急为由要求到外地见面洽谈,收取费用后失联。

预防建议

核实招标方资质:

通过官方渠道或第三方平台(如标标达)查询招标单位信用信息,避免与无资质单位合作。

警惕异常要求:

对保证金金额(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2%)、退还时间等条款保持警惕,避免轻信“内部渠道”“紧急项目”等说辞。

保护信息安全:

避免在非官方平台提交敏感信息,不向私人账户转账,防止IP地址或设备指纹泄露。

保留证据维权:

签订合同时注意保留书面证据,若遇诈骗可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若遭遇疑似骗局,建议立即停止支付,并向公安机关、招投标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举报,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