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时”是一个汉语副词,表示时间上的紧迫性,通常用于描述动作发生得非常迅速,常与“立刻”“马上”“当时”等词互换使用。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立即行动:
指动作在瞬间完成,如“他登时精神为之一振”;
突然发生:
形容情况突然出现,如“球踢进球门,全场登时欢腾”;
相当于“顿时”:
多用于描述变化或反应的即时性,如“雨下了一夜,街道登时积满水洼”。
二、用法特点
书面与口语通用:既可用于正式文书,也常见于日常交流;
可作谓语或状语:例如“任务登时完成”(谓语),“他登时意识到问题所在”(状语);
多与动词搭配:如“登时消失”“登时沸腾”等。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立刻、立即、立时、即刻、顿时、随即、速即;
反义词:稍后、过后、迟延。
四、典型例句
文学作品:
《红楼梦》中“满桌子的汤汤水水登时都扣在哥哥的身上”;
历史事件:
《东周列国志》记载“灵公未及答言,戟已攒刺,登时身死”;
现代语境:
手机通知“会议登时开始”,强调时间紧迫性。
五、补充说明
“登时”在古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一致,如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已有记载。其核心优势在于简洁明了地表达瞬间变化,避免冗长描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