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杂流丽”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解析 - 端庄:
指端正庄重,常形容人的神态、举止或仪态,如《论语》中孔子称赞颜渊“其人端庄”。
- 流丽:指流畅而华美,多用于形容诗文、书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如元稹、苏轼等文人作品中常用以赞颂文采。
整体理解 该成语将“端庄”与“流丽”结合,形容既保持端正庄重的仪态,又兼具流畅华美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形容女子仪态时,既显端庄稳重,又透出灵动美感。
二、出处与背景
文学作品: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中首次使用“流丽”一词,赞誉杜甫的诗风“杂徐庾之流丽”;
苏轼在《和子由论书》中进一步发展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用以评价其书法与文章兼具端庄与灵动之美。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正雅(如《论语》中“雅言正雅”);
优雅(如“她举止优雅”);
雅致(如“园林设计雅致”)。- 反义词:
潮流(如“追求潮流”与“端庄”传统仪态相对);
俗艳(如“俗艳风格”与“流丽”雅致相对)。
四、例句应用
形容人物:
“她身着旗袍,端庄杂流丽,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韵味。”
评价艺术:
“这部书法作品端庄杂流丽,既有颜真卿的雄浑,又有赵孟頫的灵动。”
综上,“端庄杂流丽”通过融合“端庄”与“流丽”两个维度,形成了一种兼具内在修养与外在美感的评价体系,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及日常礼仪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