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以下是详细解析:
原文出处 该句完整表述为:“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该诗通过自然现象与人事变迁的对比,抒发了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乐崩坏的感慨。
背景与含义
- “礼崩乐坏”: 指西周礼乐制度崩溃,诸侯争霸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 “瓦釜雷鸣”
-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原指河岸变迁,后喻世事无常、盛极而衰。
历史影响
该句被后世文学家广泛引用,如章炳麟在《与简竹居书》中以此形容中唐以后的社会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既为法家思想兴起提供土壤,也促使儒家等学派反思礼乐价值。
综上,该句是春秋时期社会批判与哲学思考的典型代表,体现了《诗经》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人类社会规律的特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