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古诗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劝学励志类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以时间管理喻指勤奋学习,是自律精神的经典表达。
《明日歌》- 文嘉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强调通过读书(理义)滋养心性,体现自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题少年自律》- 萧抡
“书窗久坐似参禅,铁砚磨穿始见泉。梅骨凝香霜后发,竹身抱节雪中坚。”
通过“铁砚磨穿”等意象,展现长期自律所需的坚韧品质。
二、品德修养类
《论语·雍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提出君子应具备的自律品格,强调行动与言语的自我约束。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自然规律喻指人应持续自我提升,体现自律的主动性。
《道德经》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强调内在自律比外在力量更持久,是自我管理的哲学思考。
三、历史启示类
《唐代: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通过历史经验总结,暗示自律与奢侈对国家兴衰的关联。
《任满偈城隍诗》- 朱熹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
体现为官者的自律与担当,以及对清廉的坚守。
四、其他相关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有约不来过,满座春风。” 通过守信行为展现自律,强调承诺的重要性。 《题弟侄堂》- 杜荀鹤
表达在动荡中保持礼乐自律的情怀。
以上诗词从不同角度诠释自律,既有具体行为规范,也包含哲学思考,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律精神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