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章句十则的原文、注释及注音如下:
一、学而篇(1-2章)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注释
:学习后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注音原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注释: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 注音 二、为政篇(3-4章)原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注释:治理国家以道德为本,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心而众星环绕。
- 注音原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注释: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命令也能执行;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命令也不服从。
- 注音 三、述而篇(5-6章)原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仁以为己任,不亦亦乎?
- 注释: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而不创造,相信古代的智慧并爱好古代文化,把仁德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也很理想吗?
- 注音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注释: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 注音 四、里仁篇(7-8章)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注释: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追求利益。
- 注音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注释: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毛病。
- 注音 五、公冶长篇(9-10章)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注释: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以仁德立身,把仁德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也很伟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远大吗?
- 注音原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注释: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忧愁。
- 注音 六、泰伯篇(11-12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以立,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注释原文: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注释:同上。
七、颜渊篇(13-14章)
原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选贤与能,举直抑枉,使民乐其政,不亦君子乎?
- 注释: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公,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人民不安定。选拔贤能之人,抑制邪恶势力,让人民乐于接受治理,不也是君子吗?
- 注音:。
原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注释: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