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一表述出自孙中山的《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原文为:“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对革命者精神风貌的赞美,强调在革命斗争中需兼具精神振作与实际行动。
具体解析:
“踔厉奋发”的出处与含义 - 出自《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原文描述华侨在革命中慷慨解囊、学界积极宣传、军队冲锋陷阵的情景,用“踔厉奋发”形容他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状态。
- 该词现多用于形容精神振作、意气风发的状态,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实现国家强盛”。
“笃行不怠”的出处与含义
- 同样出自上述文献,强调切实履行所学、持之以恒地践行理想,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现多用于形容人勤奋努力、永不懈怠的态度,例如“他一生笃行不怠,终成一代大家”。
两者的结合意义
- 当“踔厉奋发”与“笃行不怠”结合使用时,更加强调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持续行动,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书写更多荣光”。
补充说明:
近义词: 踔厉风发、踔厉骏发 反义词
该表述现常被用于激励语境,强调奋斗精神与实践行动的统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