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端午节由来简短故事25字

59

端午节主要有以下两种核心传说来源,均与爱国诗人屈原相关:

一、纪念屈原

屈原的悲剧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忠臣,因直言进谏被奸臣排挤,先后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都城后,屈原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民间纪念活动

- 投粽驱鱼:

百姓划船打捞屈原遗体未果,遂将米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虾饱腹,避免啃食遗体,逐渐演变为吃粽子的习俗。

- 赛龙舟:传说楚国为驱赶江中蛟龙,划龙舟竞渡,后成为端午节重要活动。

- 驱邪避疫:因五月初五被视作“恶日”,民间在门上插艾草、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以驱邪避灾。

二、纪念伍子胥

部分传说认为端午节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因遭谗言被流放,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身亡。当地百姓为防止鱼虾啃食其身,投米于江,并采药驱毒,形成习俗。

其他补充说明

伍子胥说:伍子胥被流放期间曾建议越国制造龙舟以迷惑吴军,故端午划龙舟或与纪念他相关。

曹娥说:春秋时期越国孝女曹娥为寻找父亲,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后化为江神,部分地区以此传说纪念。

总结

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为主流说法,其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均源于保护屈原遗体的民间行动,同时融合了驱邪避疫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