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我国历史上留着下的有关廉洁自律的名言警句

59

一、古代廉政格言

"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

吴兢《贞观政要》,强调为官者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杜绝私欲。

"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治安策》,提出公正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廉则生威,贪则生祸"

《盐铁论·疾贪》,指出廉洁能树立威信,贪污则招致灾难。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清实录》,强调官员品行对法律执行的重要性。

二、古代名人名言

"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左丘明《春秋》,以不贪比玉石更珍贵,体现道德底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强调以身作则的领导力。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桓宽《盐铁论·疾贪》,提出从自身做起的重要性。

"廉者自廉,贪者自贪,关键在于人"

《古代廉政格言》,指出贪腐根源在于个人品德。

三、诗词中的廉洁表达

"廉者自廉,贪者自贪"

李商隐《咏史》,以简洁语言揭示贪腐本质。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展现为官清廉的操守。

"丹心要学月月红,清正要学月月明"

苏东坡《赠花》,以月月红、月月明喻清廉与光明。

四、现代延伸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重复出现,强调以身作则)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与古代格言呼应)

这些名言警句通过不同视角诠释了廉洁自律的核心价值,既有古代政治家的智慧结晶,也有文人墨客的诗意表达,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