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劳动中的主动担当
分担家务
10岁小学生小明每天主动承担厨房清洁、整理橱柜等任务,低处擦拭由他负责,高处由父亲协助,门口卫生也井然有序。 奶奶称赞他“家里的好帮手”,父母也以他为榜样教育其他孩子。
假期与特殊时期的奉献
松北小学学生小华在假期坚持帮助父母做家务,包括购物时提重物、整理家居用品等,并将洗衣水循环利用。 父亲左胳膊受伤后,他主动承担更重的体力活,用创意解决班级扫除工具杂乱的问题。
二、学校劳动中的积极表现
班级管理与组织能力
赵晨龙作为班级两无监督员,认真记录卫生情况,组织同学们高效完成值日任务,班级连续获得卫生流动循环称号。 学习基础薄弱的他,还主动协助管理班级纪律,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李海小学四年级的姬忠雪担任学习委员,主动承担早读安排、值日协调等工作,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她还创新解决教室门噪音问题,用针管注油和挂钩整理扫除工具,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三、社会劳动与环保意识
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
小明在公园、公交车上主动捡拾垃圾,并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获得路人广泛赞誉。 姬忠雪坚持使用环保用品,减少化学残留,并带动同学参与垃圾分类。
环保行动与资源节约
佳木斯市松北小学学生小彤发现班级水电浪费问题后,组织同学制定节能方案,如缩短电器待机时间、修复漏水设备。 她还倡导“一水多用”,用洗菜水冲厕所,带动全班形成环保习惯。
四、劳动习惯与品德培养
自律性与责任感
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宇担任班干部,每天提前规划值日流程,确保教室整洁。 他以身作则遵守校规,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困难,成为班级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感恩与奉献精神
6年级学生小杰因父母长期在外,从小承担起照顾姥姥的责任,主动修理班级设备、采购生活用品。 他常说:“看到姥姥笑容,再累也值得”,体现了劳动中的感恩情怀。
这些事迹展现了热爱劳动少年在不同环境中的积极表现,既有家庭责任的担当,也有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更蕴含着环保意识和品德修养。通过劳动实践,他们不仅锻炼了能力,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