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展中秋节与教师节主题活动的设计,需结合节日文化内涵与幼儿认知特点,注重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方案整理的主题设计建议:
一、主题活动主题
“团团圆圆庆中秋,恩恩师师共此时”
融合中秋团圆与教师节感恩两大核心元素,通过多样活动传递文化内涵与节日祝福。
二、活动目标
文化认知: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笼)及教师节的意义。
情感培养:
通过活动感受团圆的温馨与感恩教师的责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能力发展: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制作月饼、灯笼)、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中秋知识小课堂 - 通过故事、图片或动画介绍中秋节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和习俗。
- 猜灯谜活动:“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打一自然现象)。
感恩教师主题创作
- 手工制作: 用彩纸、胶水制作月饼或灯笼,家长志愿者现场指导。 - 感恩卡片
- 诗歌朗诵:学习古诗《老师本领大》,并配以简单动作表演。
中秋团圆体验 - 赏月活动:
组织户外赏月,边吃月饼边观察月亮变化,制作“月亮变化册”。
- 家庭作业: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赏月、讲月亮故事,记录观察结果。
主题活动延伸 - 社区互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中秋灯笼制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 节日美食:开展“月饼品鉴会”,比较不同口味月饼,分享童年回忆。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月饼、彩纸、胶水、灯笼材料、手工工具等。
环境布置:教室悬挂中秋主题壁画(如月亮变化图、宫灯),营造节日氛围。
知识储备:教师提前准备中秋、教师节相关知识及活动流程。
五、注意事项
年龄适配:
活动内容需符合一年级幼儿的认知水平,如手工制作需简单易操作。
安全保障: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需教师监督,避免意外发生。
家园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部分活动(如制作月饼、家庭作业),增强亲子互动。
通过以上主题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魅力,又能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实现双节同庆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