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乡怀人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月引发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是千古名篇。
《月夜忆舍弟》(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通过对比故乡明月的意象,表达战乱中与亲人分离的悲痛。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以普遍的赏月场景反衬个体对亲情的思念。
二、人生哲理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以月的恒常性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蕴含豁达哲思。
《把酒问月》(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通过月意象表达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三、边塞悲怆
《春望》(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结合月意象渲染战乱中人们对亲情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以月与沙、霜的意象营造荒凉的边塞氛围。
四、自然景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通过秋月意象烘托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境遇。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结合月与捣衣声展现长安城的秋日图景。
五、时光流逝
《可叹》(杜甫)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以月喻人事变迁,感慨人生短暂。
六、其他经典
《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锦瑟》(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夜忆舍弟》(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意》(崔国辅):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把酒问月》(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可叹》(杜甫):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以上诗词通过月意象展现了不同情感与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投射,也蕴含普遍性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