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的典故

59

关于“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的典故,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典故背景

时间与地点

该事件发生于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约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与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抵抗。

核心矛盾

周瑜计划用火攻破坏曹军战船,但当时长江中游地区冬季多刮西北风,无法满足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导致计划受阻。

二、事件经过

周瑜的困境

周瑜因缺乏东南风而焦虑成疾,诸葛亮主动请缨,声称能“借东风”。周瑜命人在南屏山筑起七星坛,准备进行法术仪式。

诸葛亮的策略

- 天文预测:

诸葛亮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和气象变化,准确预知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公历208年)将刮东南风。

- 伪装与布局:在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作法,实则等待天时成熟。当东南风起时,他已秘密返回夏口,准备与周瑜会合。

结果与影响

东南风助周瑜火攻成功,曹军战船被烧毁,奠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基础。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文化意义

成语来源:

该典故衍生出歇后语“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比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抓住关键时机。

战略智慧:体现了诸葛亮卓越的观察能力与战略布局,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与人文智慧的结合。

四、历史争议

部分史料对“借风”真实性存疑,认为诸葛亮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如观测云隙光、候鸟迁徙等)辅助判断,但《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智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