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拙的出处可综合以下信息:
文献来源
该成语出自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书中明确提到:“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这句话被注释为处世哲学,强调保持质朴本性的重要性。
思想渊源
“抱朴”一词源自《老子》第五章《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里“朴”指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象征人性本真。
“守拙”则与陶渊明的诗句“守拙归园田”相关,原指保持愚拙以保全本真。
核心内涵
该成语倡导顺应自然、保持纯真,反对人为矫饰与世故圆滑。它主张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谦逊与豁达,通过内在修炼达到“大巧若拙”的境界。
综上,抱朴守拙既是明代哲学思想的结晶,也体现了道家“返璞归真”的核心理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