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对应的歇后语是 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该歇后语比喻说话或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隐含,常用于形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
补充说明:
典故背景:
公元前208年,项羽在鸿门宴上借舞剑为名,企图刺杀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及时提醒,樊哙率军闯入营帐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脱。
近义词与用法:
与“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做某事实际另有目的)类似,常作宾语或分句使用,例如“他的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他相关歇后语如:
包公的上方宝剑——先斩后奏
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见了蚊子就拔剑——大惊小怪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