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谚语、诗词、成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谚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最著名的励志谚语,象征不经历艰苦奋斗就难以成就伟业。
长城内外皆故乡
表达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无论身处何方,故乡的象征始终存在。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形象比喻基础的重要性,常用于形容工程或事业的稳固性。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九门口是长城重要关隘,此谚语强调关键节点的重要性。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以自然景观比喻人类文明的永恒性,常被用于表达民族精神的坚韧。
二、诗词
《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通过历史对比,抒发对边疆安全的感慨。
《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
以边塞军事场景,展现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至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通过历史事件,体现长城在边疆稳定中的关键作用。
三、成语
众志成城
形容团结一致可克服困难,常与“同舟共济”连用。
固若金汤
形容防御工事极为坚固,如“城门若失,固若金汤”。
自毁长城
指内部矛盾导致整体崩溃,如“骄傲自满终自毁”。
孤城绝塞
形容地势险要、孤立无援的军事要地。
兵临城下
形容敌军兵临城下时的紧张局势,如“兵临城下,如履薄冰”。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涵盖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展现了长城在文化、军事、哲学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