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以下是其生平和名句的整理:
一、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与教育 韩愈出生于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自幼聪慧,17岁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
政治生涯与挫折
因直言敢谏,多次触怒权贵:
- 元和九年(814年)因参与平定淮西之乱,任刑部侍郎;
-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后迁袁州、永贞等地。
晚年与影响
宣德元年(805年)起复职,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晚年致力于教育改革,主张“师道尊严”,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文学成就与名句
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领导中唐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六朝骈体文风,代表作包括《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等。
散文代表作
- 《师说》: 提出“师道尊严”,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送孟东野序》
- 《祭十二郎文》:通过祭文批判时弊,展现雄浑文风。
其他名句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原道》);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三、历史地位与影响
韩愈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其思想主张和文学实践对宋代及后世文学家影响深远,尤其在散文创作和儒学复兴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