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良辰美景奈何天典故?

59

“良辰美景奈何天”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惊梦一折的代表性诗句,其典故和内涵如下:

一、典故出处

原文背景

该句出自《牡丹亭·游园惊梦》,原文为“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此句紧接杜丽娘因思念柳梦梅而游园惊梦的情节,表达了她对春光流逝、无人欣赏的怅惘。

结构解析

- “良辰美景奈何天”:

借用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诗句,感慨美好时光与赏心乐事难以同时拥有,尤其强调因心事重重而无法欣赏自然之美的无奈。

-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反问句式,进一步强调即使有美景可赏,却因无人共鸣而失去意义,暗喻杜丽娘因情愫所困而心无旁骛。

二、核心内涵

情感共鸣的缺失

诗句通过自然景色的美好与主观情感的冲突,揭示了人类共通的孤独感。杜丽娘因思念情人而无法全身心投入春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对礼教束缚的隐喻

作为明代戏曲,该句也隐含对当时礼教束缚的批判。杜丽娘作为大家闺秀,因情思萌动而违背礼教规范,体现了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三、艺术特色

以景寄情的写作手法:

通过“良辰美景”与“奈何天”的对比,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怆感,成为古典戏曲中常见的抒情范式。

推动情节发展:此句作为杜丽娘性格转变的转折点,直接引发了她对爱情与自由的追求,推动剧情进入高潮。

综上,“良辰美景奈何天”不仅是《牡丹亭》中意境最经典的片段,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借景抒情的典范,被后世广泛传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