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家的对联是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一结论综合了历史记载与文学作品的记载:
出处争议 该对联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中首次出现,描述刘备三顾茅庐时见到的对联。 - 但南阳武侯祠(诸葛亮故居)现存对联为“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与《三国演义》描述不符。
对联含义
“淡泊以明志”: 强调保持淡泊心态以明确志向,不为名利所动。 - “宁静以致远”
文学与现实的差异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可能通过此对联塑造诸葛亮的理想化形象,而实际历史记载中并无明确提及。 - 南阳武侯祠的对联则更侧重其历史功绩,如“收二川”“七擒孟获”等具体事件。
综上,诸葛亮家的对联更可能源自后世对其品格的赞誉,而非《三国演义》的虚构描写。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