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被称为“菡萏”的原因主要与它的生长阶段和传统文化相关,具体如下:
一、植物学角度
未开放花苞的特定称谓 菡萏是荷花的别称,特指未开放的花苞阶段。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尔雅·释草》,其中提到“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明确将“华”(花)与“菡萏”关联。
与开放状态的对应关系
当荷花完全开放时,被称为“芙蓉”或“莲花”。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诗句“菡萏香销翡翠楼”中,“菡萏”即指未开放的花蕾,而“芙蓉”则暗喻盛开的荷花。
二、文化内涵角度
象征意义
菡萏象征坚贞纯洁、高洁脱俗的品质,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相契合。在佛教文化中,莲花更被视为神圣净洁的象征。
文学与艺术表达
由于菡萏形态优雅,古代文人常以此比喻女性美。例如,白居易用“菡萏香销”描绘女子幽怨情思,展现其含蓄而深邃的美感。
三、其他相关说明
多义词性: 菡萏在文学作品中可泛指荷花(包括开放与未开放状态),如“菡萏芙蕖”等。 文化差异
综上,莲花被称为“菡萏”源于其作为未开放花苞的植物学特征,同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象征与美学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