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领导干部如何自觉接受监督?

59

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思想观念层面

强化监督意识

认识到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防止腐败、提升决策科学性的必要手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监督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转变心态

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监督,避免抵触或反感。将监督视为组织关心和自我提升的契机,而非负担。

二、行动实践层面

主动接受多渠道监督

- 上级监督:

认真对待上级指导与批评,通过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主动汇报工作,接受组织审查。

- 班子内部监督:积极听取同事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平等互动的监督机制。

- 群众监督:主动公开工作信息,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对群众意见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

- 纪检机关监督:严格遵循“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监督,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权力运行

通过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定期发布财务报告、重大项目进展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三、能力素质层面

提升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锻炼,对照党章党规自我检视,培养“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认识到权力监督与风险防控的关联性,主动识别潜在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例如,在项目决策前进行风险评估,防范廉政风险。

四、组织保障层面

完善监督机制

党组织应通过定期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等,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担当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制度约束

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廉政准则》等制度,明确权力边界,规范行为准则。对违反监督规定的行为零容忍,维护监督权威性。

通过以上努力,领导干部可逐步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政治习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