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手可热”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手一靠近就感到热得烫人,现多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手一挨近就感到热得烫人,形容物体温度极高。 - 引申义:比喻权势、势力强大到令人敬畏的程度,常用于形容权贵或权势人物。
成语结构 - 炙:
本义为“烤”,引申为“权势”。 - 手可热:强调“近在咫尺却无法接近”的状态。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原指杨国忠权势滔天,无人敢靠近,后泛指权贵势力。
三、用法与示例
作谓语/定语 - 例句:
- 他一上位便炙手可热,下属皆畏首畏尾。 - 这位老总在行业内炙手可热,项目合作需谨慎洽谈。2.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权倾朝野、呼风唤雨、八面威风。 - 反义词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手可热”等相似成语的区分:
手可热:仅表示“近在手边,容易获得”,不含权势含义。- 炙手可热:特指因权势导致的敬畏感,强调“不敢接近”。
五、成语演变
该成语自唐代传入后世,逐渐固定为描述权势人物的典型比喻,现多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感情色彩(如贬义或中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