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信息
生卒年:772年-842年
字:梦得
籍贯:河南洛阳(祖籍中山,出生地存在争议,有洛阳、荥阳、徐州等多种说法)
家族背景:世代儒学传家,曾为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核心成员
二、政治生涯
早期仕途: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后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后期境遇:元和十年(815年)因诗获罪,再贬连州刺史,后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闲职,晚年居洛阳
政治立场:主张政治革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属王叔文派
三、文学成就
诗歌风格:以豪迈、沉郁著称,代表作包括《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著作:自编《四十通》及《集略》,今存《刘宾客文集》12卷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以诗唱和闻名,如《竹枝词》
四、哲学思想
唯物主义倾向:著有《天论》等哲学作品,主张“天人合一”
五、历史评价
文学地位:中唐文学代表作家,与韩愈共同推动古文运动
人格魅力:晚年虽遭贬谪,仍保持豁达心态,以诗自娱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史料及文学研究著作,涵盖其政治、文学、哲学等多方面成就。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