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雄黄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该成语出自东晋孙盛的《晋阳秋·王衍》,原指西晋王衍(字夷甫)因言辞反复无常,常以雌黄(一种黄色矿物颜料)涂改文字,后演变为成语。
二、成语解析
“信口”:
指说话不加思索,随意发表意见。
“雄黄”:
本指一种黄色矿物(As₂S₃),古代用于书写错误时覆盖修改。此处与“雌黄”(鸡冠石)相对,但命名源于矿物伴生方位(雄黄多见于山阳,雌黄多见于山阴),与性别无关。
三、用法与示例
贬义用法:常用于批评说话不负责任或歪曲事实,如“他信口雌黄,误导了公众”。
中性/褒义语境:在特定文学或艺术表达中,也可指坦率表达观点,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信口雌黄”的常见误写“信口雄黄”进行区分,后者是错误写法,正确应为前者。
综上,该成语既包含历史典故,又蕴含语言逻辑的双关,使用时应结合语境选择合适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