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得不可开交”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事务繁多而非常忙碌,无法抽出时间休息或处理其他事情,常伴随焦头烂额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指事情多到无法打开或解开,引申为无法摆脱或结束。
- 引申:形容人因任务繁重而手忙脚乱,如“会议安排得不可开交”。
使用场景 - 工作场景:如“项目截止日期临近,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 生活场景:如“家里装修期间,忙得不可开交”。
二、用法与结构
结构:
前接状语(如“忙得”“打得”“吵得”等),后接名词性短语(如“事务”“舆论”等)。
搭配:常与“焦头烂额”“应接不暇”等成语连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不亦乐乎(形容乐在其中)、淋漓尽致(形容表达或表演充分)。
反义词:分崩离析(形容分裂瓦解)、水到渠成(形容条件成熟自然成功)。
四、英文翻译
常见翻译: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扩展表达:snowed under(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
五、出处与演变
古典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四回:“两口子正在吵得不可开交”。
现代演变:该成语保留了原意,但使用范围更广,可形容个人或集体因事务繁忙而产生的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忙得不可开交”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包含客观描述忙碌状态,也蕴含对时间压力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