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志品质类
坚毅不拔: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如苏轼《晁错论》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矢志不移: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邵氏“屡劝驾,矢志不摇”的典故。
坚定不移: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司马光《资治通鉴》用此语评价文宗治理国家之策。
百折不回: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蔡邕《太尉乔玄碑》有“百折不挠”之誉。
二、战斗精神类
赴汤蹈火:
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如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壮烈誓言。
奋不顾身:
常思为国捐躯,不顾个人安危,司马迁《报任安书》开篇即提。
英勇无畏:
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常与“临危不惧”连用。
威武不屈: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如《史记》对岳飞的记载。
三、团队精神类
同袍同泽:
战友之间情同手足,强调集体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
众人齐心协力可克服困难,体现军队协作能力。
团结互助:
战友间相互支持,共克时艰。
四、职业素养类
纪律严明:
遵守规则是军人最基本素质,如“令行禁止”。
忠诚担当:
对国家、人民无限忠诚,勇于承担责任。
临危受命:
在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如“杀敌一千,自取一杯酒”。
这些词语从不同维度概括了军人的核心精神品质,既包含个人意志的磨砺,也体现团队协作与职业操守的结合。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