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原名 陶文濬,以下是详细信息:
原名与改名背景
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1909年考入汇文书院(后更名为金陵大学)时使用“陶文濬”为名。他最初因欣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于1914年改名为“陶行知”。1919年,他进一步阐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将名字改为“行知”。
其他笔名
陶行知在不同阶段还使用过“不除庭草斋夫”等笔名。
改名的深层含义
改名过程体现了陶行知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再到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其教育思想始终以实践为核心。
综上,陶行知 最初使用“陶文濬”为名,后因教育理念的演变改为“陶行知”,而“不除庭草斋夫”等笔名则用于特定创作或隐居时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