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齿与不耻是汉语中两个含义相近但用法差异较大的词语,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含义差异
不齿 表示极端鄙视,意为“不愿意提及”或“不屑于与同列”,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反感,认为其不配被提及或与自己并列。例如:
- 他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真叫人不齿
- 这种行为让人不齿
不耻
表示“不认为可耻”,可作褒义或贬义使用:
- 褒义: 指不因行为不光彩而感到羞耻,如“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者请教); - 贬义
二、使用场景区分
不齿:用于评价他人时,强调外界对行为的鄙视态度,如:
> 这种公知的行为不齿于人类
不耻:用于自我评价时,表达对某种行为的坦然接受或积极态度,如:
> 我不耻于分享经验
三、结构与词性
两者均为双声合成词,但“齿”字在“不齿”中作比喻,表示“并列、同列”;
“不耻”中的“耻”为意动用法,如“不以为耻”。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不齿:不与同列、不收录
不耻:不以为耻
反义词:
不齿:齿冷(表示极端鄙视的延伸)
不耻:知耻(表示有羞耻心)
五、例句对比
| 不齿 | 不耻 |
|------|------|
| 他的行为不齿于人类 | 我不耻下问 |
| 这种行为让人不齿 | 不耻于失败 |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选择“不齿”还是“不耻”需结合语境:若强调外界对行为的鄙视,用“不齿”;若强调个人对行为的坦然态度,则用“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