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描绘农民夏日劳作的艰辛,表达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
二、《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农民劳作的场景,揭示粮食的珍贵,倡导节俭。)
三、《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以渔夫捕捞鲈鱼为喻,表现劳动者的质朴与坚韧。)
四、《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田园劳作的自述,体现隐士与劳动者的精神契合。)
五、《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展现农家生活场景,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六、《蚕妇》(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揭露社会不公与劳动者的辛劳。)
七、《江上渔者》(宋·范仲淹)[重复]
同前,表现渔夫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八、《锄禾》(唐·李绅)[重复]
与《悯农》并称,强调农业劳动的艰辛。九、《观刈麦》(唐·白居易)[重复]
多篇收录,突出唐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十、《题耕织》(元·赵孟頫)
当昼耘水田,农夫亦良苦。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元代诗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情与记录。)
注释说明:
《观刈麦》《锄禾》等诗因直白描写劳作场景,成为劳动颂的经典;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田园生活隐喻劳动与自然和谐;
杜甫、白居易等诗则通过社会背景反映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注:部分诗篇如《江上渔者》存在重复,此处仅列首次出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