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与“桐”的唯美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诗词精选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以桐桐叶声喻瑟瑟秋风)
二、雨中梧桐意象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长恨歌》- 白居易
"秋雨梧桐叶落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
《宿桐庐馆》- 白居易
"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三、其他相关诗句
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梧桐叶上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秦观
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诗意解析
情感共鸣:雨中梧桐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如"叶叶声声是别离"的拟声描写。
季节意象:春雨梧桐带生机,秋雨梧桐显萧瑟,形成鲜明对比。
自然与人文融合:如乾隆《碧桐书院》中,雨声与梧桐成为触动人心的景致。
以上诗句通过雨与桐的结合,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既有个体生命的哀思,也有时代背景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