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搭建领域的骗局,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合同陷阱类
不明确条款 骗子常在合同中设置模糊的功能描述、不合理的项目期限(如无限期延长开发时间)或高额维护费用,以此为借口追加费用或推迟交付。
所有权归属不清
合同中可能故意遗漏软件所有权条款,导致交付后客户无法主张知识产权,甚至被收取后续维护费用。
二、虚假团队类
虚构资质
通过伪造高级开发人员照片、学历和经验等信息,建立虚假团队形象,实际团队可能毫无相关经验。
人员失联
客户支付定金或预付款后,开发团队突然消失,联系电话无法接通或被拉黑。
三、高价收费类
前期低价诱饵
以低于市场价吸引客户,但开发过程中频繁以功能扩展、bug修复等名义索要高额费用。
隐性收费
合同中未明确标注维护费用,或规定每次修改、优化均需额外付费。
四、其他常见套路
项目延期
以技术难题、资金问题等理由不断延长项目周期,最终以“完美产品”名目收取全款。
虚假宣传
夸大软件功能(如“一键引流”“解决所有业务问题”),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洗钱/传销关联
部分项目伪装成“国家清算”“普惠工程”等名义,实则涉及诈骗洗钱或传销活动。
五、防骗建议
谨慎选择服务商:
优先选择有资质认证、案例可查的公司,避免轻信“快速开发”“包揽所有问题”等承诺。
合同细节要仔细:
明确项目范围、费用明细、维护条款等,保留书面证据。
控制预付款比例:
建议先支付定金或分期付款,项目完成后再支付尾款。
警惕高收益宣传:
若遇到“高回报”“低风险”的软件项目,需警惕其真实性。
若遭遇疑似骗局,建议立即停止支付,通过工商、消费者协会或公安机关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