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的版块划分主要基于功能和应用领域,不同分类标准下存在差异。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
一、研发设计类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用于二维/三维图形绘制,如机械设计、建筑绘图等,代表软件有AutoCAD、CATIA、UG等。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通过仿真分析预测产品性能,如结构分析、流体模拟等,常见于航空航天、汽车设计领域。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生成制造工艺路径和代码,支持数控加工、装配模拟等,如Mastercam、SolidWorks等。
产品数据管理(PDM)
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版本控制、工艺优化,常见于复杂产品开发流程。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仿真和验证,是半导体、通信设备等领域的核心工具。
二、生产管理类
企业资源计划(ERP)
整合企业资源,涵盖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模块,支持多组织协同管理。
制造执行系统(MES)
负责车间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质量追溯等,位于ERP与底层设备之间。
供应链管理(SCM)
优化物料采购、库存管理及物流协同,提升供应链效率。
客户关系管理(CRM)
管理客户信息、销售机会及售后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信息管理类
企业资产管理(EAM)
负责设备维护、故障诊断及资产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HRM)
管理员工信息、绩效考核及招聘流程,支持组织发展。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提供成本分析、预算编制及财务决策支持。
四、嵌入式类
工业控制系统(DCS/SCADA)
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状态,支持自动化控制与数据采集。
工业通信与网络软件
保障工业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与安全通信。
工业安全与健康管理(PHM)
实时监测设备健康状态,预测故障风险。
五、新兴技术类
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 用于质量检测、流程优化等场景。 物联网(IoT)
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与供应链可追溯性。
补充说明
不同分类体系存在差异,例如将“中间件”单独列为信息管理类,或把“协同软件”归为协同集成类。实际应用中,工业软件常以模块化形式存在,企业可根据需求组合使用。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可能同时使用CAD/CAM设计、ERP管理、MES执行及SCM协同等全链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