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形状与线条绘制
头部与上半身 用圆形画头部,添加五官(如三角形鼻、椭圆形眼)和下巴。通过头骨结构辅助线画出五官位置。
- 男性可添加肩部三角形和锁骨结构;
- 女性可强调胸部曲线和肩部圆润度。
身体框架
- 男性身体:画出倒三角形的躯干,通过脊柱和肋骨结构表现肌肉起伏;
- 女性身体:在三角形基础上增加臀部圆润度,通过腰线划分上下半身比例。
二、动态姿势与比例调整
动态姿势辅助
使用3D人体模型软件(如Procreate、Maya)预设姿势,截图后导入到2D绘图软件中;
- 可手动调整姿势角度,观察不同视角下的身体比例变化。
关键比例参考
- 身高与腿长比例:男性约为1:0.7,女性约为1:0.6;
- 肩膀宽度:与肩胛骨宽度一致。
三、细节刻画技巧
皮肤与毛发
- 用渐变工具为皮肤添加肉色,注意头发的生长方向和厚度;
- 头发可参考3D模型中的发束结构,添加高光和阴影。
服饰与褶皱
根据衣物材质添加褶皱,紧身衣物需顺着身体曲线分布,宽松衣物则通过堆积褶皱表现;
- 可参考真实衣物纹理或3D模型细节。
四、动态效果增强
相机视角调整
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如俯视、仰视)增加画面动感,例如从下向上拍摄可增强力量感;
- 使用“前景/中间/背景”划分法增加深度感。
非对称与曲线处理
通过倾斜身体部位(如腰部、腿部)打破对称,使用弯曲的线条表现运动感;
- 添加“Ku-no-ji”(倾斜零件)技巧,如倾斜手臂或裙子。
五、工具与资源辅助
参考素材: 使用人体解剖图或3D模型作为临摹对象,标注骨骼和肌肉结构; 分层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结合软件工具的辅助,可以逐步掌握人体绘画的方法。建议从基础形状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动态姿势和细节刻画,多参考优秀作品提升表现力。